耐腐蝕熱電阻是一種能夠在酸、堿、鹽等腐蝕性介質中正常工作的溫度傳感器,在工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其核心功能是測量溫度,其工作原理基于金屬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變化的特性。它主要由感溫元件、保護套管和連接線組成,采用多層防腐結構設計,如厚壁不銹鋼管、整體燒結聚四氟乙烯層及附加耐磨防腐層,通過電火花探傷確保密閉性,可承受≤220℃工況。針對不同腐蝕環境,還可選配哈氏合金、鈦等材質保護管,適配酸堿介質及氧化性酸場景。
1、清潔與檢查
外觀清潔:
定期用軟毛刷或無塵布清除傳感器表面的灰塵、油污或腐蝕性介質殘留。
避免使用強酸、強堿清潔劑,以免腐蝕保護套管或密封件。
連接部位檢查:
檢查接線盒、插頭是否松動或氧化,確保電氣連接牢固。
若使用鎧裝型傳感器,需檢查鎧裝管是否有磨損或腐蝕跡象。
2、環境監控
溫度與壓力:
確保工作溫度在傳感器額定范圍內(如-50℃~500℃),避免超溫導致材料性能下降。
監測壓力是否超過耐壓極限(如40MPa),防止密封失效或套管變形。
介質兼容性:
確認被測介質與傳感器材料(如PTFE、哈氏合金)兼容,避免接觸腐蝕性氣體或液體。
3、電氣參數校驗
電阻值檢測:
使用萬用表定期測量鉑電阻(Pt100/Pt1000)的阻值,對比標準值(如0℃時Pt100=100Ω),偏差過大時需校準或更換。
信號穩定性:
觀察輸出信號是否波動異常,可能由電磁干擾或接線松動引起。